高德榮,云南貢山人,獨龍族,中共黨員。曾任貢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人民政府縣長、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2010年1月起擔任州委獨龍江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2014年5月退休后至今仍然留任州委獨龍江率先脫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職務。
我國獨龍江鄉與緬北葡萄縣山水相連,千百年來,中緬獨龍族同胞同飲一江水,共敘一山情,互通婚姻,商貿往來。高德榮父親巴吉1958年出國定居緬甸葡萄縣木克嘎村,1960年回國,母親木克感泥就是從木克嘎自然村嫁進中國的。高德榮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參加工作43年來,作為一名獨龍族黨員領導干部,他始終心系家鄉脫貧致富,為獨龍族群眾與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過上全面小康生活做出了不懈努力。
作為一名優秀僑眷,他為中緬胞波情誼、睦鄰友好作出了突出貢獻,成為中緬邊境線上僑務工作的一尊豐碑。因此,他當選為十九大代表,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愛崗敬業道德模范、全國脫貧攻堅獎等諸多榮譽。
為了獨龍族和其他55個民族一道邁進小康生活,作為黨培養的獨龍族優秀干部,四十多年來,高德榮跑昆明、上北京,不遺余力奔走呼吁。他始終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核心任務,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立場上說話辦事。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對偏遠地區開發與保護的思考,他持續關注和呼吁的這些問題,得到了國家和省里越來越高的重視,對獨龍江乃至整個怒江州的發展給予扶持和幫助的力度也逐漸加大。
由于高德榮同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卸任縣長職務后人們尊稱他為“老縣長”。2006年,高德榮同志主動放棄州里相對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從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崗位上毅然向組織申請把“辦公桌”搬進獨龍江畔,帶領獨龍族群眾發展產業、修路架橋實現脫貧致富。
2007年,為了尋找脫貧產業,高德榮曾邀請專家考證種植草果的可行性。得到專家的肯定后,他在青蛇、螞蟥出沒的獨龍江畔搭了幾間簡易棚子,先后向4000余人傳授草果種植技術。在他的率先帶動下,草果產業在獨龍江鄉如星星之火燎原,獨龍族群眾種植草果積極性越來越高,目前,全鄉草果面積達66086.5畝,掛果率達40%,產量達742噸,產值達1300萬余元。說起今天豐收的草果產業,獨龍江鄉巴坡村委會主任王世榮對老縣長高德榮感激不盡。王世榮說,2017年他們全村250多戶村民家家戶戶都有草果收入,最高收入的一戶達13萬元,僅草果一項全村戶均收入近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800元。
201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啟動“獨龍江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項目”。高德榮先行先試的草果、重樓業種植項目,為幫扶工作的產業培育項目作了很好的探索。獨龍江幫扶工作中把草果業作為支柱產業全力推動。
獨龍江幫扶工程實施以來,老縣長高德榮擔任州委獨龍江幫扶領導小組副組長,他幾乎以苛刻的要求,讓每一項幫扶工程在獨龍江畔又好又快的生根、落地,即使在2012年年初當他改為非領導職務,乃至后來退休。
不少與老縣長高德榮在工作上接觸過的人對他都既“畏”又“敬”。“畏”的是老縣長非常講原則,事情做得不對,工作干得不好,他決不留情,任你是誰,一定會嚴厲批評。而“敬”的是老縣長身正風清,工作上忘我投入、敬業奉獻,作風上不謀私利,以自身的正直清廉樹立威望。
在“獨龍江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項目”工作中,老縣長高德榮作為蹲點在獨龍江鄉的州委獨龍江幫扶領導小組負責人,始終一絲不茍地履行現場督戰的職責。那些做幫扶項目的施工隊負責人,都很“怕”老縣長,因為老縣長不像一般的領導坐在辦公室指揮,而是經常在各項目點巡查,哪個項目點是什么情況,安全、質量、進度如何,他了如指掌。每當施工隊因主觀因素而影響了工程質量、進度和安全工作時,老縣長便會毫不客氣地訓他們一頓。
為了將來把獨龍江打造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老縣長高德榮提出要力爭最大限度保護好沿途的植被資源。他在每一次下工地、進村子時總要強調保護植被的問題,如果發現有個別施工隊和群眾有亂砍濫伐樹木的行為時,他不僅會當場嚴厲批評,還會不講情面地向鄉林業所舉報。鄉林業自然保護所副所長和小陽說,這3年,老縣長舉報的案例就不下10件。貢山縣林業局負責人也豎起大拇指說:“老縣長一個人對獨龍江動植物的保護,超過我們7至8個森管員的力量。有人說,如果沒有高德榮長期蹲點獨龍江鄉,獨龍江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項目至少不會那么順利得以實施;如果沒有他如同個最嚴厲的紀委書記督促、盯緊,獨龍江幫扶項目不會那么順利就能收尾。
2017年,高德榮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時,老縣長高德榮反復囑咐鄉親們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沒有良好的生態,就不會有草果的豐收,我們一定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好我們的家園,這樣才能發展好生態產業,建設好“綠色銀行”。
在對村民們提出獨龍江下一步要怎樣發展時,高德榮說,生態環境是獨龍江的寶貴財富,也是獨龍江特有的資源優勢,如今龍江鄉的草果種植面積已經達到飽和狀態,我們要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在鞏固發展好草果產業的基礎上,調整產業結構,讓重樓產業成為鄉親們致富的第二產業。
獨龍江鄉6個村中,迪政當等3個村由于海拔高,不適宜種植草果。高德榮又把目光瞄向了重樓產業。2014年以來,他多方爭取支持,吸引投資,建起了培訓基地。如今,獨龍江已種植重樓累計達到1640多畝,戶均1畝多。全鄉扶貧產業實現了全覆蓋。截止2017年底,獨龍江鄉總人口為4172人,其中歸僑僑眷562人,占全鄉總人口的13.5%;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2069.07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達4959元,除迪政當村15戶50人未脫貧外,其余全部實現脫貧出列。
“黨和國家對我們獨龍族幫扶了很多,我們要努力把貧困的帽子摘掉,要趕上其它民族,到2020年同全國其它兄弟民族一道步入小康!”高德榮說。
如今,高德榮退而不休,他不顧年已花甲,繼續駐扎在獨龍江河谷,跑工地、進農家,爭分奪秒,竭盡全力奔忙在獨龍江率先脫貧的各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