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精神”紅色研學公益項目、人工智能創業沙龍計劃、“種子計劃”網絡支教項目、臨終關懷現狀及可能、“音畫夢想”公益支教項目、“卿芳好讀書社”讀書公益項目……您也許想不到,這一系列公益項目會出現在一個獎學金答辯會上。
12月15日下午,在北京市朝陽區萬東科技文創園13號樓,第十一屆福建駐京團工委“鄭連發獎學金”答辯會緊張有序地進行著。50位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北京15所高校的優秀閩籍學子,被分為5個小組依次答辯。引人注目的是,除了介紹個人經歷,每位答辯者還詳細介紹了自己設計的公益項目。
這正是“鄭連發獎學金”的不同尋常之處。“鄭連發獎學金”分為綜合組獎學金與專項組獎學金,最終綜合組評選20名獲獎者,專項組評選5名獲獎者。獲獎者每人可獲1萬元人民幣獎勵,其中包含5000元個人獎金及5000元公益事業捐贈資金,而公益事業捐贈資金必須用于開展公益活動。
今年是“鄭連發獎學金”設立的第11個年頭。這個獎學金飽含一位僑商的公益傳承情懷。
鄭連發何許人也?一位年齡不到40歲的青年僑商,一位有14年慈善公益經歷的資深公益人。跟鄭連發交流,你會因他儒雅謙遜的談吐氣質而心生贊嘆,更會被他真誠質樸的公益精神所深深感染。
鄭連發熱心公益,與“僑”有著深厚淵源。對他影響最深的人,當屬閩籍華僑慈善家黃仲咸。“為振興教育,黃老先生不惜傾盡資財,被譽為‘南安陳嘉庚’。”鄭連發說,“我是南安人,我要向他學習,做一個有擔當的僑商。”
“我爺爺輩闖蕩南洋,打拼賺錢很辛苦,但他們都很舍得為家鄉建設花錢,為村里修路、架橋、辦學校。我曾就讀的小學是華僑捐建的。我父親這一輩又一脈相承,并把這種公益精神傳承給了我。”鄭連發對公益有自己的理解,“公益不能等,不是一定要等到成為巨富之后才能做公益,而是從小處做起,重在堅持,積小善成大愛。”
2006年,事業剛剛起步的鄭連發就開啟了自己的公益之路。從捐建村里的醫院和學校開始,到2008年向汶川地震災區捐助,鄭連發的公益思路越發清晰。2013年,鄭連發設立了資助家鄉60歲以上老人的南安慈善總會“中鴻基基金”,捐善款500萬元用于敬老、愛老、養老。成立于2009年的“鄭連發獎學金”,旨在培養福建在京學子的社會責任感,獎學金由原來的50萬元啟動資金追加到400萬元。
“一開始,獎學金采用的是一次性獎勵獲獎者每人5000元的做法。2013年,一個學生用行動改變了我的想法。”鄭連發介紹說,“2012年,一名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獲得‘鄭連發獎學金’后,并沒有自己用這5000元,而是去做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公益項目。得知消息后,我非常感動,決定改變獎學金的設置方式。這樣既獎勵他們個人,也能在他們心中播下公益的種子。”
為了確保獎學金評選標準的公正性和透明性,鄭連發本人不參與、不干涉獎學金的評選過程。初評工作小組和復評工作小組成員,均由與獎學金參評者無利益相關者組成。“初評和網評環節接受福建駐京團工委和北京市京華公益事業基金會監督,獎學金由北京市京華公益事業基金會專門管理。”鄭連發介紹。
在答辯現場,每位評委面前都有一張“復評答辯評分表”。表格上,“答辯表現”、“綜合素質”“公益計劃”三大類一目了然,每一類下設4項詳細的評審指標。評委根據學生現場表現打分。“除了學業成績,公益服務經歷是獎學金評選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鄭連發說。
2019年10月19日,“鄭連發獎學金”獲得者、首都經貿大學學生朱綺嫻用5000元公益基金,順利開展心智障礙兒童快樂活動訓練營項目第一期活動。給記者展示活動照片時,鄭連發臉上笑開了花:“將5000塊錢發揮出比100萬元更大的社會效用,比賺100萬更讓人開心!”
6年來,“鄭連發獎學金”澆灌了百余位在京閩籍學子公益愛心的幼苗。這些學子也將公益愛心的種子向社會和家鄉播撒,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力。
今年獎學金又有新變化。獲得者名額由20名增至25名,還增加了匿名網評環節。“增設5個專項組名額,用以鼓勵具有體育、美術、書法、聲樂、舞蹈等特長的學生參與公益。”鄭連發表示,“希望能讓更多優秀的同學參與進來,同時增強評選的公正性。”
“到2029年,即‘鄭連發獎學金’20周年的時候,我們會看到與‘鄭連發獎學金’同齡的學生參加答辯。”鄭連發滿懷期待地說,“為把這份公益傳承堅持做下去,我將不斷鞭策自己把事業做得更好。”
版權所有: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技術支持:人民網 京ICP備09065697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1027000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