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讓很多人不僅知道了抗癌的艱辛,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昂貴的進口抗癌藥物給病患家庭帶來的沉重經濟負擔。在現實生活中,杭州余杭貝達藥業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帶領團隊研發出國內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造福了20多萬肺癌晚期病人。在這些癌癥病人的心目中,丁列明就是不折不扣的“藥神”。
懷著報國心出國留學去
1992年,丁列明被公派前往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做訪問學者,之后在美國攻讀了博士學位,并且考取了美國的醫生執照,成為一名病理科執業醫師。留在美國,丁列明的前途一片光明,但在他踏上美國土地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定決心回國。成長在新中國由弱變強的環境下,丁列明的中國心根深蒂固,對他來說,出國就是為了學成報國。
初到美國,丁列明深切地感受到中國與美國的差距,無論在教育、科研,還是醫藥領域,美國都遙遙領先,特別是在抗腫瘤靶向藥物研究開發上,美國首開先河。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抗癌藥就是2001年在美國首發上市的,中國完全是一片空白。那時的中國還停留在仿制藥上,在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療上,國人只有依賴進口藥,并不得不承受天價的藥費,苦不堪言。
從零開始回國創業
2002年,機會來臨。此時,丁列明和幾位留學博士篩選出一組有高度活性的靶向抗癌藥候選化合物,獲得了出色的實驗室數據,但作為藥物開發,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一個多學科團隊的協同作戰和大量的投入,自然困難重重。討論中,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國內,一則該領域在國內還是空白,巨大的臨床需求未被滿足;二則政策支持,國家開始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三則成本相對較低,且有逐漸充裕的資本投入。很快大家達成共識,把這個項目帶回國,旨在研發出中國人自己的靶向抗癌藥。
2002年8月,丁列明回到杭州,創辦了貝達藥業,開啟了艱辛創業路?梢哉f,丁列明是踩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上大學、出國留學,又乘著改革開放的浪潮回國創新創業,國家的支持給像他這樣的科技創業者帶來了實現夢想和價值的機遇。
新藥開發不僅需要漫長的過程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丁列明最困難的時候是在2008年。那時項目已完成二期臨床研究,準備啟動關鍵的III期臨床,急需資金5000萬,但正好趕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原來有意向投資的機構改變了主意,滿世界找錢無果,公司直接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險境。當時,公司已負債3000萬,為了還到期的利息,大家不得不東拼西湊,而5000萬的III期研究費用真不知何處著落。百般無奈中,丁列明只有寫報告向余杭區政府求救。余杭區政府雪中送炭,支持1500萬元,購買了第一批研究對照藥,啟動了III期臨床研究,加上后面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及銀行追加的貸款,III期臨床試驗終于得以順利完成。
經過近十年的攻關,2011年,中國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凱美納上市,它打破了進口藥的壟斷。而在凱美納走向市場的過程中,丁列明和他的貝達團隊經歷了不少坎坷。中國患者長期依賴進口藥,對國產藥缺乏信心,因此,凱美納上市之初,免不了受到質疑和排斥。最終,凱美納憑著自身的良好療效和安全性取得了專家和病人的信任和青睞。
在凱美納上市定價時,公司內外曾有不同的意見。凱美納的臨床研究顯示,療效和安全性均優于進口對照藥,從市場的角度來說,有理由定價不低于進口藥,且定低的話,市場會解讀為貨不如人家的。這種情況下,丁列明團隊還是決定把凱美納的價格定在進口藥的60%-70%,因為他們明白,一路上大家努力和各方支持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癌癥患者受益。為此,他們還和中國藥促會聯合,開展“后續免費用藥項目”,即凡購買凱美納滿6個月仍有效的患者,可以終生免費服用。
凱美納作為靶向藥,患者需要長期服用,僅僅是降價還不能解決長期用藥病人的經濟負擔。對于這部分患者,凱美納提供了免費贈藥。目前,已有20多萬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服用凱美納,7萬多病人進入免費贈藥項目,凱美納累計贈藥數量超過420萬盒,價值近90億元,遠超60億元的銷售額。
2016年1月8日,丁列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從國家領導人手里接過了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大紅證書,這是我國化學藥領域首個科技進步一等獎。丁列明感言,是創新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創造了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他看來,只要不斷開發出能真正滿足老百姓需求的產品,企業的利潤和發展是自然的結果。
沒有對失敗的寬容就沒有更大的創新
回顧十多年的回國創業路,丁列明認為,自己當年的選擇非常正確。他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親歷者、見證者,更是受益者,貝達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改革開放,也離不開各級政府和領導的支持。在丁列明看來,藥物研發創新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國家大力鼓勵和支持創新,讓更多的海歸人才有用武之地,這一點令丁列明倍感鼓舞。
近幾年來,國家對生物醫藥產業十分重視,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創新環境。比如2017年10月發布實施的《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給生物醫藥創新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各級政府部門采取了多項措施來優化藥物臨床研究和上市審批流程,把救命藥及時列入醫保,降低患者藥費負擔,提高藥物可及性。得益于這些好政策,貝達成立至今,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面對未來,丁列明滿懷信心,他和他的貝達藥業永遠牢記“做好藥,讓人們生活得更健康更幸!钡氖姑蛑翱偛吭谥袊目鐕扑幤髽I”的目標進發,立志做更多老百姓吃得起的新藥、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