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一区,亚洲AV片不卡无码一,美女mm131爽爽爽毛片动漫,国产又爽又粗又硬又适应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僑刊鄉訊>>《海內與海外》
抗疫背景下再談魯迅精神
2021年09月15日08:36  來源:中國僑聯

未命名-3.jpg

魯迅精神照亮中國

2020年以來,我們經歷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春天、夏天和秋天。到現在為止,我們可以這樣說,中國的抗疫取得了決定性的戰略成果。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無疑是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而在世界其他地方,包括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仍然面臨著疫情無法真正控制的困境。即使是發達國家和人口較少的發達國家難以辦到的事情,中國辦到了,我們很好地控制了疫情,我們可以相對放心地外出活動了。這種放心,既包括環境的安全,也包括我們對政府的信心,對全社會防疫能力的信心。

如果歷史回溯120年,那時的中國和世界之間,尤其是與歐美以及日本之間的巨大差距,我們怎么能不發出格外的感慨。差不多是在120年前,魯迅到日本去留學。他在仙臺醫專學醫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學習先進的醫療來拯救像他父親那樣不幸的、被疾病所折磨、被庸醫所害的人們。然而,在那里,他卻經歷了非比尋常的精神上的刺激。

青年魯迅本來是有很好的學醫條件。在仙臺醫專,他差不多是唯一的中國留學生,與100多位日本學生在一起,用日語學習醫學。然而在一次考試中,在140多名學生當中,魯迅獲得了第74名的良好成績。這在當時還引起不少日本學生的嫉妒和仇恨,他們甚至造出了藤野嚴九郎先生把考題透露給了魯迅的謠言,這就是所謂的漏題事件。然而那次事件不攻自破,因為在魯迅的各科成績當中,唯一一門不及格的打了59分的課程,正是藤野先生所教授的解剖學。

盡管在學醫上面并不差,但是魯迅最后還是放棄了醫學,這就是人所共知的“棄醫從文”。魯迅觀看了一個幻燈片,那是日俄戰爭當中日方作為戰勝者,將透露給俄國人情報的中國人抓來砍頭。這本身就讓一個孤獨的中國留學生內心產生極度的痛楚。更讓他痛苦的,是他從幻燈片上看到更多的同胞,卻看戲般的在圍觀這一殺人的場景。當日本學生歡呼雀躍時,魯迅的內心是多么痛苦。于是他悟到,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魄再強壯也是沒有用的,首要的是要拯救他們的精神。而那時,他認為拯救精神的最好途徑就是文藝。

這是一個人所共知的故事。而我這里想強調的是,“棄醫從文”并不是一個臨時的決定,也不是一次觀影的刺激導致的結果,在魯迅的心中,還有其他因素促成這個結果;脽羝,實際上是一個導火索。魯迅到仙臺留學時,正逢日本戰勝俄國的消息傳來,只有10萬居民的仙臺一片沸騰,人們上街游行,一副群情激憤的狀態。對于青年魯迅來說,此情此景不禁讓他聯想到自己積貧積弱的祖國,也想到一盤散沙的國民狀態。兩相比較,真是莫名的難過。

在仙臺期間,魯迅還遇到了日本東北部大旱。很多人的基本溫飽也成了問題。而魯迅所看到的,是日本政府和有關機構對災民的及時救助,充足的糧食送到了災區。這也讓他聯想到了自己的國家。這樣的感受不獨屬于魯迅,我從嚴安生的《靈臺無計逃神矢:近代中國人留日史》一書中,讀到太多留日中國青年類似的精神痛苦和苦惱。

對魯迅那一代留學日本的青年學生來說,這種感受是非常復雜的。在日本面前,中國是文化上的母國,日本是中國文化的附屬國。同時,由于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日本又變成了一個敵國。一群來自文化母國的人,向文化附屬國,同時也是軍事上的敵國且是戰勝國來學習,這本身就是一種屈辱。而且他們也分明看到了這種天上地下般的差距,怎能不引發心中的家國情懷?魯迅此后所有的努力,就是要通過自己的筆,通過自己的實踐,來喚醒國民的精神,拯救他們的靈魂,讓這個國家的人們可以凝聚起來,為了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富強獨立去奮斗。所以說,棄醫從文絕不是一種職業的選擇,而是一種國家民族意識的覺醒,一種使命責任的擔當意識必然會導致的抉擇。多年后,在文學上成名的魯迅,并沒有為自己的名譽地位感到一時的驕傲,而事實上,他有時還會發出對文學本身的質疑。這種質疑最根本的原因,實際上就是他所思考的所追求的根源。他的理想,超出一個作家在創作上的目標。

一直到1936年去世,魯迅并沒有看到這個國家呈現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的情景。歷史到了100多年后的今天,2020年,當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時刻,反觀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所面對的更大困局,我們可以說,魯迅所理想的中國正在呈現。這次抗擊疫情期間,我們所堅持的是“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十六字方針,可以說,今天的抗疫成果,就是這十六字方針的重要體現。堅定信心,同舟共濟,是全體人民和舉國上下團結一致,從精神上強大起來的凝練表達,一百年前魯迅在日本所希望然而又無法看到的情景,在今天應該說很大程度上實現了。

與此同時,在科學防治和精準施策方面,作為學醫者出身的魯迅,也是有頗多的感受和專業的能力。盡管他后來棄醫從文了,在醫學方面其實并沒有完全放棄。

1909年,魯迅回國后,曾在杭州兩級師范學校教書,他所教的課程里有一門就叫“生理學”。魯迅親自撰寫并且繪圖,寫了一本非常專業的生理學講義。我們重讀這部講義就會發現,其中就有專門的講述防疫的章節,而那些關于防疫的論述,即使放在今天,也是有啟示意義的。

這部10萬字的講義,足可見出魯迅在醫學上的功底。在關于呼吸系統的章節里,講到了肺炎。當時,肺炎,包括肺結核還屬于傳染性極強的不治之癥。這么多年過去了,世界醫學取得了太大進步,普通的肺炎,包括肺結核似乎早已被擒服。然而,2020年的經歷告訴我們,病毒會以各種變異的方式侵犯人類,我們面對的難題其實還很多。魯迅講義的要點,是強調了肺炎的可傳染性以及防疫要點。認為“肺炎為肺泡之發炎,肺結核為腠理之壞滅。究其原因,皆緣病菌,惟肺強固不蒙害。一人之疚,能傳于眾,故必有唾壺,盛消毒藥及水,以貯其痰,使不干燥,否則病菌溷于空氣,傳于他人!

教材的最后一節就公共衛生提出建議。其中特別具體地指出傳染病防治的舉措。“關于預防傳染病者,為公共衛生首要,凡最險之疾,如霍亂,赤痢,黑疫,痘瘡等,時或流行,則當急施遏止及撲滅之術:(一)有人物(當指,‘人員’或‘貨物’——本文作者注)自病源地來,則行檢疫及消毒;(二)普行灑掃及免疫(如痘)之制;(三)納病人于一定之醫院,病家鄰近,當絕交通,而病人所用什物,衣服及輸瀉品,則并施消毒,此法常用日光蒸汽,或以石炭酸,升汞水及石灰乳灑之!笨梢,隔離,甚至“當絕交通”,也是從前就有的防疫必須之策。

這些言論不屬于文學,醫學上似乎也講的是常識而已。然而即使在今天,這些常識也不是人人能做到。在當時就可想而知了。這部長期并不被人提起的講義在今天重讀,不能不感慨,魯迅真的是一個有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的文學家。

(責編:王燕華、劉婷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