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的一代偉人——陳嘉庚研究學術研討會”現場。 |
今年是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作為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連日來,海內外華僑華人舉辦各類紀念活動,傳承弘揚“嘉庚精神”。
近日,在由陳嘉庚先生倡辦的廈門大學,50多名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在廈大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主辦的陳嘉庚研究學術研討會上熱烈交流,共同研討陳嘉庚研究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
多角度闡釋“嘉庚精神”
“民心不死,國脈尚存,以四萬萬之民族,決無甘居人下之理。今日不達,尚有來日,及身不達,尚有子孫,如精衛(wèi)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終有貫徹之日。”陳嘉庚先生在1919年發(fā)表的《籌辦廈門大學演講詞》中直言他堅持興辦教育的決心。
作為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愛國興學,投身救亡斗爭,推動華僑團結,爭取民族解放,是僑界的一代領袖和楷模。
在近日舉辦的“跨越時空的一代偉人——陳嘉庚研究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圍繞東南亞的陳嘉庚、陳嘉庚的家國情懷、陳嘉庚的企業(yè)與經營理念、“嘉庚精神”的當代傳承、陳嘉庚研究的新視角探索等主題,交流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從歷史學、經濟學、教育學等不同學科視角,多角度、立體化地分析闡釋陳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跡與“嘉庚精神”的時代內涵。
陳嘉庚長孫女、新加坡陳嘉庚基金會名譽秘書長陳佩儀在研討會上分享了她所了解的陳嘉庚故事。她告訴本報記者:“作為陳嘉庚先生的后代,我的父輩和我們這代人都受到祖父精神的深刻影響。祖父特別強調愛國精神,強調教育的重要作用,重視人的全面發(fā)展,這在他所在的年代是非常先進的思想,在當今時代也仍然適用。在參與中國和新加坡各界紀念陳嘉庚、弘揚‘嘉庚精神’的過程中,我也在重新認識祖父,感受祖父留給后人的精神力量。”
回顧陳嘉庚先生的一生,從1894年在家鄉(xiāng)廈門集美創(chuàng)辦“惕齋”學塾,到1913年起相繼開辦集美小學、中學、師范、水產、航海、商科、農林等學校,再到1921年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從在中國奔走呼吁、傾資辦學,到在新加坡籌辦南洋華僑中學、南僑師范學校、光華學校、愛同學校、道南學校等多所華文學校……伴隨著陳嘉庚先生經商事業(yè)的起步與發(fā)展,他為中國與新加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陸續(xù)傾資數千萬元,實踐著“興學乃國民天職”“興學即所以興國”的教育理念。
荷蘭皇家東南亞暨加勒比研究所學者戴淵在研討會上分享了他對陳嘉庚先生企業(yè)發(fā)展路徑的研究成果,他認為,陳嘉庚的企業(yè)經營理念與其愛國思想和教育理念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從1920年起,陳嘉庚先生創(chuàng)辦樹膠制造廠、輪胎廠、皮鞋廠、皮革廠、肥皂廠、餅干廠、氈帽廠等工廠,采用西方機械設備與技術,建造現代化工廠。陳嘉庚先生希望通過興辦企業(yè)推動中國和當時馬來亞的社會經濟與教育進步,這一宗旨貫穿他企業(yè)經營的始末。”戴淵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推動學術傳承與創(chuàng)新
“在陳嘉庚先生誕辰150周年之際,廈大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主辦這次學術研討會,一方面是表達學界對陳嘉庚先生的緬懷和紀念,另一方面是匯聚學界關于陳嘉庚研究的各類資料和最新成果,吸引更多學者參與陳嘉庚研究,推動陳嘉庚研究的學術傳承與創(chuàng)新。”廈大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院長張侃說。
在本次研討會上,既有學者聚焦陳嘉庚先生開創(chuàng)新馬華校會考制度、推動中國現代職業(yè)教育、農業(yè)教育、美育教育、終身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理念等具體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探索;也有學者討論陳嘉庚先生的企業(yè)管理理念、公司發(fā)展路徑、財富倫理觀念等經營思路;有學者研究陳嘉庚先生在海洋觀、公益慈善理念、交通事業(yè)等不同領域的貢獻;還有學者從陳嘉庚先生與陳六使、張楚琨、胡文虎等同時代東南亞華僑華人的往來切入,研究陳嘉庚先生對東南亞僑界廣泛深遠的影響……
“這次研討會篩選了海內外學者數十篇學術論文成果,有的學者在研究內容上填補了此前陳嘉庚研究的一些空白,有的學者在研究視角和方法論上進行具有創(chuàng)新價值的探索,有的學者在文獻資料收集上實現突破。這次研討會是陳嘉庚研究學者和研究成果‘跨越時空’的匯聚。”廈大陳嘉庚研究中心主任曾玲說。
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啟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陳嘉庚先生是他所處年代愛國華僑群體的典型代表。在研討會上,不同學者闡釋和討論了陳嘉庚與同時代不同人物的互動和關系。這讓我們得以在近現代中國與東南亞的社會環(huán)境和海內外華僑華人關系網絡中研究陳嘉庚先生,為我們拓展陳嘉庚研究角度和思路提供很大啟發(fā)。”
為陳嘉庚研究注入時代內涵
舉辦嘉庚學堂、嘉庚講座、嘉庚教育大講堂、嘉庚國際論壇等教育交流活動,策劃嘉庚語錄書法比賽、“先賢交輝”特展和巡展、嘉庚書房等文化活動,設立陳嘉庚精神獎、舉辦頒獎典禮“嘉庚之夜”……10年來,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為傳承、弘揚“嘉庚精神”,持續(xù)推出系列活動,推動包括華文教育在內的中華文化在馬來西亞傳承與發(fā)展。
“我們一直強調‘庚續(xù)’的力量:對馬來西亞華僑華人來說,傳承‘嘉庚精神’不僅是時間上的代際傳承,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連接和民族情感的延續(xù)。我們希望馬來西亞的華裔孩子了解有血有肉的陳嘉庚先生,讓他們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有‘嘉庚精神’陪伴同行。”馬來西亞陳嘉庚基金董事、秘書長莊詒晶說。
如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許多華僑華人社團仍在舉辦各類活動,以實際行動傳承“嘉庚精神”。由新加坡陳嘉庚基金舉辦、匯集新加坡陳嘉庚研究學者的“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學術研討會”將在11月舉辦。
“‘嘉庚精神’對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影響深遠。一方面,陳嘉庚先生倡導企業(yè)家為公共利益而非個人私利資助教育,這種熱心公益的精神至今影響著馬來西亞華商,形成華社以捐資助學為榮的社會氛圍。另一方面,陳嘉庚先生發(fā)動各個階層民眾為抗日救國、國家建設捐款,這種眾籌的理念在如今仍在延續(xù)。直至今日,馬來西亞華社對華文教育提供大力支持,這股活水的源頭在陳嘉庚先生。”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安煥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曾玲教授在對研討會進行總結時說:對“嘉庚精神”的詮釋與弘揚途徑,既具有鮮明的時代、地域、族裔特征,又有其持續(xù)性和文化共性。海內外學者能夠透過對“嘉庚精神”的詮釋與闡述,為陳嘉庚研究注入時代內涵,推動陳嘉庚研究不斷發(fā)展。“陳嘉庚研究所承載的社會情境與時空變遷,使陳嘉庚研究就像一面觀察時代的鏡子,反映研究者所處的時代風貌。‘嘉庚精神’也是一個情感紐帶和文化符號,把中國與海內外華僑華人聯系在一起,增強彼此的文化認同。這正是陳嘉庚研究跨越時空的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