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市民搭乘澳門輕軌前往廣東橫琴站。 |
澳門市民在澳門大橋上參與健步行。 |
在澳門石排灣郊野公園大熊貓館外玩耍的澳門小朋友。 |
航拍視角下的澳門與橫琴。 |
“背靠祖國,澳門發展得越來越好”
——訪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
本報記者 張 盼
“常有人問,澳門盛產什么?我們常開玩笑回答,澳門盛產的不是杏仁餅、不是蛋撻,而是社團。”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會長吳小麗說。
在澳門這個陸地面積只有33.3平方公里、人口不到70萬的小城,平均不足百人就有一個社團。回歸以來,澳門社團數量從1700多個增至近1.2萬個。眾多社團中,吳小麗所在的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以下簡稱“街坊總會”)在民生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
“街坊總會的成立與澳門回歸祖國息息相關。”吳小麗說,早年間,因為澳葡政府的忽視和管治不力,澳門居民大多生活條件不好,于是紛紛成立街坊會互幫互助。上世紀80年代,得知澳門將要回歸祖國,坊眾的愛國情懷被激發,20多個街坊組織于1983年底正式成立街坊總會。
1998年,吳小麗隨丈夫來澳門定居,親歷了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的變化。“澳門最大的改變之一是治安,在社會穩定的基礎上,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服務工作也迎來了機遇,養老、托幼、醫療、教育等民生需求被激發出來。”吳小麗說。
走進8層樓高的街坊總會社區服務大樓,除了4層是行政辦公室,其他各層分別用于長者照顧、小區服務和民眾文體活動等,包括多功能禮堂、羽毛球場、舞蹈教室、圖書館等。“澳門特區政府特別支持民間社團開展工作,我們逐步向多元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吳小麗介紹。
街坊總會的服務范圍很廣,用吳小麗的話說,“從3個月到100多歲都管”,服務范圍覆蓋托兒所、中小學、長者護理中心等。截至今年上半年,街坊總會累計服務逾178萬人次。
從成立之初街坊間的守望相助,到為街坊提供全方位的社會服務,街坊總會的發展得益于回歸后澳門逐漸形成的“政府下單、民間服務”公益模式。
在街坊總會社區服務大樓,每天都有專門車輛接送有需要的老人來這里的頤駿中心進行日間護理。“頤駿中心是一家專業的老年服務機構,更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地方。”吳小麗說,街坊總會約七成經費由澳門特區政府提供,其余經費來自基金會和社會捐助,“只是象征性地向使用者收取很低的費用”。
街坊總會不但有深入社區的渠道,還聚集了一批熱心義工。由于貼近民眾、了解民情,澳門特區行政長官每年發表施政報告前,都會認真聽取街坊總會反映的居民訴求。“前不久,長者公寓投入服務,就是聽取了澳門一些老人家提出的建議。”吳小麗介紹,部分老人住在唐樓中,沒有電梯,上下樓有困難,希望特區政府協助他們改善居住環境。特區政府充分考慮其實際需要,興建長者公寓,引入智慧養老、智能家居及無障礙設施等元素,同時滿足老年人文體娛樂、健康醫療等需求,幫助長者安享晚年。
40多年過去,街坊總會不斷壯大,已發展成為擁有4個澳門分區辦事處、3個廣東辦事處服務站和5個橫琴服務點、28個基層街坊會、30多個附屬服務機構,并密切聯系50多個大廈業主會和社區組織的“超級居委會”。
“近年來,街坊總會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自2018年起,已于中山、珠海、橫琴等地開設多個服務點。”吳小麗說,隨著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街坊總會的服務也會提升至更高水平,“背靠祖國,澳門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貢獻更多自己的力量。”
“澳門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訪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
本報記者 程 龍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也是澳門大學遷入橫琴辦學10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在中央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澳門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說。
成立于1981年的澳門大學前身為東亞大學,是一所國際化研究型綜合公立大學。成立之初,校舍棲身于澳門氹仔的大潭山與小潭山間,長期為“舞臺狹小”所苦。
一衣帶水,琴澳和鳴。2009年,中央給澳門送來了一份厚重的禮物:在廣東珠海橫琴島劃出一片土地作為澳門大學新校區,并授權特別行政區依照澳門法律實施管轄。澳門大學得以從占地面積僅有0.05平方公里的老校園搬遷到橫琴島劃出的1.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設澳門大學現校區。
“立足澳門、共建灣區、融入國家、走向世界”,這是澳門大學的發展定位。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澳門大學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實現了由傳統的教學型“社區大學”向享有國際盛譽的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的蛻變。“澳門大學的快速發展,正是‘一國兩制’巨大優越性的生動體現。”宋永華說。
好消息又傳來。“澳門大學將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新校區,預計2028年建成,目標是打造一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校園。”宋永華介紹,澳門大學新校區將設立醫學院、工學院、信息學院和設計學院等,以滿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對高科技、大健康、金融、文旅會展等方面人才的需求,“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注入新的動能”。
今昔對比,感慨萬千。如今,科技部先后批準澳門成立4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3所設在澳門大學,聚集了一批頂尖科學家和研究團隊,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以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例,目前已構造起一條完整的中藥創新生態鏈,包括人才培養、新藥研發、國際交流等方面,可以為中藥產業化、國際化貢獻澳門力量。”宋永華介紹。
“澳門大學不僅是‘一國兩制’的受益者,也要作貢獻者。”宋永華說,澳門大學師生不僅要服務澳門,也要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正加快推進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建設,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我們為來自葡語國家、‘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學生提供獎學金,促進與相關國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還成立了由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孔子學院、中葡雙語教學暨培訓中心等組成的‘澳門中小學生人文社科教育基地’。”宋永華表示,這些服務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建設的舉措,也進一步提升了澳門大學的辦學水平。
青年是澳門的希望和未來,也是建設國家的新鮮血液。“對學校來說,首先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領學生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提升自我、服務社會。澳門大學將憲法、澳門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法等列入通識教育必修課程,還鼓勵學生到內地參訪交流,增進對祖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增強國家意識、培育家國情懷。”宋永華說,希望同學們能夠更積極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中發揮作用。
“在中央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如今,澳門大學不僅在粵港澳大灣區,甚至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響力。”澳門大學未來該如何走?宋永華信心滿滿:只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自身所長,澳門大學一定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打造了一張硬核高科技‘金名片’”
——訪“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張可可
本報記者 任成琦
A星、B星所在經度、緯度、高程;數據接收次數……在澳門科技大學澳科衛星科學與應用數據中心,大屏幕上顯示著“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的實時參數。
澳門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澳門空間技術與應用研究院院長張可可,身兼“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科學與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發射一年多來,飛行正常,目前已繞地球飛行逾8000圈,產生超過20TB的高精度科學數據。”張可可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
作為內地和澳門合作研制的首顆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備受矚目。“‘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是國際首顆低緯度地球磁場與空間環境探測衛星,包括A星和B星,采用‘A星+B星’聯合觀測模式。它在衛星工程技術方面有多個創新亮點,如配備了高穩定性光學平臺,使溫度等造成的光學平臺形變量最小。它也是國內衛星平臺和載荷磁潔凈程度最高的地磁衛星,能夠精確測量自然界的磁場信號。”張可可娓娓道來。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為何要研究地球磁場?
“地球磁場就像一把巨大的傘,擋在了太陽與地球中間,擋住了大部分太陽高能帶電粒子,使得地球保留空氣、海洋,故而地球上的生命能夠存在。”張可可形象地介紹,“澳門科學一號”衛星能夠精確測量地球磁場的時空變化,將為我國地磁科學研究、資源勘探、磁場導航、空間環境監測等領域提供數據支撐。比如,今年發生了多次地磁爆、太陽耀斑事件,“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為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數據。
從2005年開始,澳門科技大學團隊陸續參與了多個國家航天工程項目,如探月工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等。“在各方支持下,我們還成立了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些都為‘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張可可介紹。
“我們為澳門打造了一張硬核高科技‘金名片’。從2018年國家航天局與澳門科技大學共同提出發射建議,到2020年底國家航天局批復衛星工程立項,再到內地和澳門合作研制的成果順利升空運行,‘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正是‘一國兩制’下內地和澳門科技創新合作的成功典范。”張可可自豪地說。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每天飛過澳門上空時,澳門科技大學的衛星地面站都會接收數據,數據經過處理,就變成科學家可用的二級數據。目前“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已與18個國際著名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研究協議。張可可表示,“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的成功實施,顯著提升了澳門在國際航天科技領域的影響力。
面對采訪,張可可心心念念的是帶領團隊利用衛星數據建立實時地球磁場模型,為相關科學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繼“澳門科學一號”衛星之后,“澳門科學二號”衛星計劃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發射,4顆衛星同時運作可以組成一個高精度地球磁場立體觀測系統。張可可表示,“我們可以為國家航空航天和科研事業作出澳門的新貢獻”。
澳門濠江中學校長尤端陽:
讓愛國愛澳代代相傳
本報記者 江 琳
周一清晨,迎著燦爛的朝陽,學生們在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操場上排成整齊方陣,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行注目禮。“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在這個特殊時刻舉行升旗儀式,讓人感觸良多。”看著朝氣蓬勃的學生們,澳門濠江中學校長尤端陽說。
創建于1932年的濠江中學,以愛國愛澳、為社會培育人才為辦學宗旨,素有愛國主義傳統。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當天,杜嵐老校長就帶領全體師生升起一面五星紅旗。據濠江中學校史記載,由于當時無法訂購到五星紅旗,杜嵐老校長買來紅布、黃布,按著托人拍來的五星紅旗照片,一針一線縫制了一面。“那時,澳葡當局百般刁難,杜嵐老校長義正詞嚴地說,‘我們是中國人,新中國成立了,我們升起這面五星紅旗理所當然!’”尤端陽說。
回憶起25年前,澳門回歸祖國當天的那一幕,尤端陽記憶猶新:“已經87歲高齡的杜嵐老校長特別興奮,她把拐杖放到一旁,走上升旗臺,親手升起了國旗。她高興地說,‘今天,我們終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升國旗了!’”
澳門回歸祖國后,每逢周一,濠江中學都會舉行升旗儀式,風雨無阻。每逢國慶日、澳門回歸祖國紀念日、校慶日等重要節日,升旗儀式更為隆重。“‘愛國’是杜嵐老校長給我們上的第一課,我接過了校長的接力棒,一定要讓愛國愛澳代代相傳。”尤端陽說。
“孩子們從小就學習國旗、國徽知識,學唱國歌,培養家國情懷。”尤端陽介紹,濠江中學將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納入學校公民教育的課程,開設“‘一國兩制’與澳門”歷史課,使用人教版語文、數學等教材,組建國旗護衛隊,研讀《四庫全書》、吟誦唐詩宋詞,他還堅持為學生們講授書法課,教育學生“寫好中國字,當好中國人”。
為了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學生們在黑板上畫滿色彩絢麗的粉筆畫,抒發愛國愛澳情懷。“看到學生有一顆愛國心,樹立為祖國和社會貢獻力量的理想,作為老師十分欣慰。我們會將杜嵐老校長的愛國精神、教育理念永遠傳承下去!”尤端陽說。
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
家國情懷深植心中
本報記者 林小溪
天氣晴好的日子,站在300多米高的橫琴國際金融中心樓頂遠眺,港珠澳大橋氣勢如虹,從橫琴到澳門,城市風光盡收眼底,兩地天際線相連,難分彼此。
“沒想到橫琴會發展成今天的模樣!”從蕉林綠野、農莊寥落到樓宇林立、產業興盛,橫琴的變化令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胡祖杰頗為自豪。早些年,他就注意到橫琴發展的潛力和空間,2018年,他入駐橫琴創業,參與創立了內地第一家由內地、香港、澳門建設領域專業人士聯營的設計顧問機構——華眾聯創設計顧問(橫琴)有限公司。
“澳門要實現產業多元發展,必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橫琴就是澳門的第一站。我們也要努力以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胡祖杰介紹,公司通過發揮聯營多方的競爭優勢,為港澳建筑工程專業人士打開了一扇通向廣闊市場的大門,同時也將香港、澳門的工程模式落地內地,輔助內地建筑企業向海外拓展業務。
“橫琴這些年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證明我當年沒有看錯。”胡祖杰細數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打造趨同澳門的宜居生活環境、澳門輕軌橫琴線開通、一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落戶……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不斷優化的民生服務、持續釋放的政策紅利,讓更多澳門企業、澳門青年有機會參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6521家澳門投資企業落戶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中國夢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胡祖杰一直有個夢想,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專業服務社會,帶動身邊人一起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為國家富強貢獻力量。12月初,他度過了56歲生日,親歷澳門回歸祖國前后的歲月,胡祖杰認為“有變化也有不變”:“變的是澳門日新月異的發展,是澳門居民日益美好的工作生活,是澳門青年越來越開闊的眼界;始終沒變的,是深植在我們澳門人心中的家國情懷。”
“小小一朵蓮花,背靠著偉大的胸膛,浮沉順逆分享分擔;住在同一個家,牽著彼此并肩開創,互相守望朝著同一方向……”歌曲《蓮成一家》唱出了澳門與祖國內地的水乳交融,也唱出了胡祖杰的心聲。
澳門協和醫院院長吳文銘:
增進澳門居民健康福祉
本報記者 江 琳
路氹連貫公路旁、路環石排灣水塘北側,一片嶄新建筑綜合體挺拔聳立。占地面積約7.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3萬平方米,這是澳門目前最大的醫療綜合體——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以下簡稱“澳門協和醫院”)。綜合醫院大樓、輔助設施大樓、中央化驗大樓等建筑,由風雨連廊相連。
輕軌石排灣線直達,風雨連廊連通醫院大堂。“出了輕軌就能看病,盡量讓患者就診不受天氣影響。”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澳門協和醫院院長吳文銘說。醫院大堂內,一些澳門居民在“轉介”窗口辦理手續。“來自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療資源優質,醫院也很寬敞舒適。”前來看病的澳門居民林女士說。
“為解決澳門居民看病輪候時間長、專科相對少、送外就醫多的問題,澳門協和醫院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為澳門享受免費醫療的患者提供服務,現階段重點解決老人、兒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弱勢群體就醫問題。”吳文銘說,截至目前,澳門協和醫院已提供超1200人次專科門診服務和1600余人次的檢查檢驗服務,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澳門醫療衛生體系的短板。
走進住院病房,陽光透進整墻落地窗灑滿病床,窗外風景宜人。可移動升降床、舒適淋浴房等便利干凈,空間寬敞不壓抑。吳文銘介紹,澳門協和醫院未來將擁有澳門最大的核醫學中心、腫瘤治療中心和移植中心,規劃床位852張、手術室26間。
配備躺椅的個人抽血室、核磁共振室、電腦斷層掃描室……“國際醫療中心的健康管理中心已進入全流程測試環節。”吳文銘說,體檢項目集中在一個樓層,動線科學,一位客戶完成體檢只要兩小時左右。
今年9月16日,澳門協和醫院正式投入運營。“澳門協和醫院是‘一國兩制’下澳門特區與內地在衛生健康領域的重要合作項目,開創了合作辦醫的先例。依托北京協和醫院的品牌、人才、管理、醫療技術和醫療資源,憑借澳門享有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在增進澳門居民健康福祉的同時,醫院還將為澳門大健康產業發展貢獻力量,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吳文銘說。
中國建筑工程(澳門)有限公司員工崔靜寧:
為澳門“民心工程”出份力
本報記者 柴逸扉
崔靜寧出生在1999年,這一年的12月,澳門回到祖國懷抱,這一年出生的澳門孩子常被稱為“回歸寶寶”。轉眼間,澳門回歸祖國已經25周年,崔靜寧也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小娃娃長成了大姑娘。
因為父母在廣州做生意,崔靜寧從小就經常往來于廣州與澳門,比其他同學更了解祖國內地的發展變化。“報考大學時,我特意選擇了北京的高校,希望能更深入地走進內地,飽覽祖國大好河山。”崔靜寧先后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就讀本科和碩士研究生。
“我一直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還有澳門和內地省份的交流合作。”在內地學習生活的經歷,讓崔靜寧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澳門發展。2018年,港澳臺居民居住證開始申領,崔靜寧和其他澳門同學在內地的生活更加便利,“無論是乘車、住宿還是網購都更方便了,我體會到國家對我們的關懷。”
碩士研究生畢業前,崔靜寧來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實習,更加了解關于橫琴的政策規劃、項目建設等。她發現,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越建越好,大灣區各城市間的互聯互通也越來越緊密,“以前,我的同學、朋友一年到頭不怎么去大灣區內地城市,現在他們幾乎每周都會往珠海、廣州跑,也早已習慣內地常見的點外賣、團購、上網淘東西、使用移動支付等。有不少人甚至已經在橫琴置業、工作,享受琴澳一體化的便利。”
如今,崔靜寧在中國建筑工程(澳門)有限公司工作。在她看來,所在公司的業務不只是蓋房子,更是在做“民心工程”。“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長者公寓等,都為澳門的民生需求提供了硬件支持,我也想為澳門的‘民心工程’出份力。”崔靜寧說。
說起身邊的變化,崔靜寧舉了一個小例子,“25年來,我家一直住在澳門官也街附近。這里過去蕭條冷清,如今卻成了熱門景點,是美食匯集、藝術元素豐富的網紅打卡地。我想,這就是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一個體現,也是澳門經濟繁榮、百姓生活富足的一個縮影。”
90后澳門青年蕭啟東:
在橫琴找到創業新起點
本報記者 孫天霖
早上,家住澳門的蕭啟東驅車出發,通關過橋,到達位于橫琴的公司,全程僅用半小時。“以前從澳門到橫琴,要先搭船再轉車,現在只需一腳油門。”坐在位于橫琴的辦公室,蕭啟東透過玻璃窗望向一水之隔的澳門氹仔島,感慨地說,“只有親身體驗才知道,從澳門到橫琴跨境辦公如此方便,橫琴如此生機勃勃。”
1991年出生的澳門青年蕭啟東是一家科技初創企業的創始人。2020年,他創立了甡物(珠海)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茶葉渣、中藥渣等材料制作可替代木材、塑膠或傳統紙制品的環保新產品,將“無用之物”轉化為“寶貴材料”。2023年,蕭啟東將公司研發總部落戶橫琴,“橫琴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而澳門具有聯通世界的優勢,我們希望發揮兩地優勢,把資源整合起來,推動更多有價值的創新。”
對于琴澳一體化,蕭啟東感觸尤深。對他來說,橫琴的生活與澳門幾乎無縫銜接,這里已從“陌生之地”變為“新的舒適圈”。如今的橫琴,無論是交通便利性還是政策扶持力度,都為像他這樣的澳門青年提供了理想的創業土壤。“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提供的惠澳政策和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幫助我們這些初創公司把時間、精力放在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讓我們充實自身。”蕭啟東說。今年1月,甡物(珠海)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第三屆橫琴國際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新青蓮獎”與潛力獎。
“創業關鍵在于走出去,不要害怕失敗。”蕭啟東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互通、機遇共享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今,蕭啟東的公司在東莞建有智慧型工廠、在深圳設立銷售中心、在香港開拓國際業務,奔波在粵港澳大灣區成了他的工作常態。他的團隊中,除了澳門青年,還有來自香港、深圳等粵港澳大灣區多地的多元化人才。
“通過科技創新為國家和澳門發展貢獻力量,這不僅是我個人的夢想,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在橫琴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蕭啟東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新起點。他堅信,這里將吸引越來越多澳門青年,懷著夢想與熱情共同書寫創新與發展的新篇章。
澳門武術隊總教練尤俊賢:
擦亮中華武術“新名片”
本報記者 孫天霖
“我第一次接觸武術,是4歲那年。”澳門武術隊總教練尤俊賢回憶道,那年他在公園遇見幾位來自內地的老拳師,年幼的他被中華武術的一招一式深深吸引,從此與武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習武之路非常艱苦,尤俊賢之所以能堅持下來,靠的是堅強的毅力,也是因為武術的魅力讓他沉迷。“我從自己當運動員一路打拼、奪得世界冠軍,到現在任澳門武術隊總教練,帶領年輕隊員在國際賽場摘金奪銀。這一路的經歷,讓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武術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俊賢說。
他注意到,如今在澳門,武術已不再是屬于少數人的技藝,而是一項具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活動,“從校園到社區、俱樂部,再到各類比賽,武術在澳門有著完整的推廣體系,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層的人群都能體會武術的魅力。”
“現在的孩子太幸福了,不用再像我們當年那樣在公園里摸索。”尤俊賢感慨,澳門回歸祖國前,練習武術幾乎全靠個人努力,沒有完善的培訓系統,也沒有固定的訓練場地,“在澳門特區政府大力支持下,現在的孩子每年只需很少的開銷,就能在安全的場地接受高質量培訓。”
回歸祖國25年來,澳門特區政府與澳門武術總會一道,團結體育界力量,用眾多備受矚目的國際賽事讓澳門的武術運動走到聚光燈下。如今,中華武術已成為澳門的一張“新名片”。
在國家體育總局支持下,每年暑假,澳門運動員都會到內地集訓,與頂尖選手交流切磋。“集訓不僅讓澳門選手提高了水平,也增進了他們對祖國內地的認識。”尤俊賢說。對2025年在廣東、香港、澳門三地舉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尤俊賢充滿期待,“全運會是我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澳門作為承辦方之一,我們倍感自豪。”
“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我們可以通過武術這張‘名片’,讓更多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俊賢相信,發揮澳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中華武術一定能在澳門繼續綻放光芒,架起一座“以武會友”的橋梁。
澳門土生葡人青年協會副主席戴顯揚:
澳門的未來多姿多彩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我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澳門就是我的家鄉。”澳門土生葡人青年協會副主席戴顯揚說。他的爺爺是葡萄牙人,父親擁有1/2葡萄牙血統,他則擁有1/4。“看不出來吧?”戴顯揚開玩笑說,“摘掉眼鏡會明顯一點。”果然,摘掉眼鏡之后,高鼻梁、深邃眼窩讓他的臉看起來更立體。
土生葡人是澳門社會中的一個獨特群體,指在當地土生土長的葡萄牙裔人士及其后代。戴顯揚是80后,回憶起澳門回歸前夕,他坦言,作為土生葡人,對未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迷茫,“但爸爸告訴我,別擔心,往后肯定會更好。”戴顯揚的父親是一名律師,曾擔任澳門立法會議員、澳門葡文學校基金會第一副主席等職務,關注土生葡人群體,為當地的文化教育、慈善事業等作出貢獻。
父親沒有說錯。“澳門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都對澳門土生葡人的生活和文化給予充分支持,包括土生葡人在內的全體澳門居民生活安居樂業,事業欣欣向榮,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戴顯揚說。土生葡人烹飪的“土生菜”的傳承與推廣,得到特區政府的重視。2020年11月,澳門“土生菜數據庫”正式推出,內容包括土生菜書籍及刊物、手稿和食譜的相關信息。2021年5月,“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澳門土生葡人充分支持‘一國兩制’,也意識到這是讓世界認識土生葡人的大好機會。”戴顯揚說。
在學生時期,戴顯揚就曾多次赴內地旅游,印象最深的是中學畢業旅行時去上海和浙江杭州。“上海的繁華熱鬧、西湖的美麗風光讓我難以忘懷。回到澳門之后,我把對大好河山的熱愛、對祖國的感情寫進了作文里,拿下全班最高分。”戴顯揚說。
“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多去葡萄牙及其他葡語國家看看,了解爺爺那邊的家人現在過著什么生活,如果能發現一些有趣的事物,也想要帶回澳門。”戴顯揚說,“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是澳門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發揮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作用,相信澳門的未來會更加多姿多彩!”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19日 14 版)